全文实录 | 生态环境部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9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以下简称COP15)执委办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司司长崔书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COP15筹备工作情况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三人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扎实推进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于10月在云南昆明召开。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COP15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先生,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先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先生,向大家介绍大会筹备工作情况,以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我部近期重点工作。
一、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扎实推进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建7个督察组,从8月26日起,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已完成省级(综合)督察阶段和下沉阶段工作。
在省级(综合)督察阶段,通过听取情况介绍、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等方式,掌握了一批问题线索。在下沉阶段,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重点下沉到地市(州)以及中央企业有关下属企业(单位),督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期间,针对重要问题线索开展现场勘察和针对性调查核实。
目前,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公开部分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曝光后,被督察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和央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并积极开展同类型问题排查整治,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相关市县、单位迅速行动,采取有力举措,切实推动问题整改。
各督察组将督察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把紧盯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及时转办督办,加强抽查核实,开展实地回访并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督促被督察对象有力有序推进边督边改,以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来回应社会关切,以整改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部署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
为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方案》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三个层面,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到2022年底,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监测支撑。
区域层面,基于现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背景站及地基遥感站,结合卫星遥感手段,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开展区域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天地一体监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年度变化监测和生态系统固碳监测。
城市层面,综合考虑城市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区域分布等因素,选取唐山、太原、上海、杭州、盘锦、南通等16个城市,分基础试点、综合试点和海洋试点三类,开展大气温室气体及海洋碳汇监测试点。
重点行业层面,选择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五类重点行业,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光大环境等11个集团公司开展温室气体试点监测。
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有序开展试点,组织做好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应用。
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省级“三线一单”成果发布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省级“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全面进入成果落地和实施应用阶段。其中,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兵团已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地市落地工作。湖南、江苏、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海南等7省(直辖市)“三线一单”数据应用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
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布了两批次“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典型案例共26个,涉及重大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环境管理和环评审批等四大领域,为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应用体系、完善应用机制、充分服务好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
下一步,我部将持续做好成果实施应用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建立跟踪评估、动态更新调整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和解读,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巩固实施效果。
刘友宾:下面,请崔书红司长介绍情况。
COP15是历届缔约方大会中最特殊的一次会议
崔书红:各位记者朋友,很有缘分,又在9月例行发布会上和大家见面。但今年的发布会有点不同。再过17天,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就要在昆明召开了。今天,我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云南省林草科学院教授杨宇明一起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国家和省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召开例行记者发布会,还是首次。这也是我今年第三次出席记者发布会。在此,我要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发布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支持!是你们搭建起了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你们的深度报道,进一步传播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了公众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你们的深度报道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大家知道,《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是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我们国家今年最重要的一场主场外交活动。会议将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是一次兼具雄心和务实,充满挑战和期盼,伴随艰辛与快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受疫情影响,会议召开时间经历两次变更。疫情延迟了我们的相聚,但不能泯灭我们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更不能阻挡我们推动大会进程的步伐。在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公约》秘书处于今年8月正式对外公告,会议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第一阶段会议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第二阶段将以线下会议方式召开。可以说,本次会议是历届缔约方大会中最特殊的一次会议,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会议,备受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对会议做出特殊安排,表明我国政府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时不我待,加快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坚定决心,也表明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
本着“安全健康、开放包容、绿色低碳、智能节俭”的原则,国家、云南省和昆明市为承办这次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目前,第一阶段大会议程基本确定,线上、线下参会代表正在完成注册,会务后勤、宣传报道、疫情防控等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期待与各位在昆明相聚!
刘友宾:下面,请王天喜副厅长介绍情况。
COP15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
王天喜: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生态环境部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朋友们介绍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COP15大会的筹备情况,在昆明举办COP15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云南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整个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周密安排部署,精心做好筹备的各项工作,我们在筹备上主要有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全力做好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会场硬件的提升和设施的改造,大会的场馆、接待酒店等区域实现了5G基站的全覆盖,重点关键区域实现了免费WIFI覆盖。9月30号前将完成信息系统建设联调测试。同时我们还制订了大会交通运输保障方案和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拥堵节点应对的措施,对接待酒店的部分设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升改造,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督制度,确保会议期间食品安全。
我们制订了嘉宾接待的工作方案,对志愿者进行了服务培训和考核管理,有序推进翻译服务以及会议多种语言的同频传译、智能会议记录等会议保障。集中开展重点地区破案大会战、平安护航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制订网络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深入推进网络安全保卫和科技智慧安保。
第二,扎实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针对目前的疫情形势,我们切实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定期组织疫情风险评估,加强定点医院、急救能力建设和急救的应急演练。对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酒店、住宿等进行了消杀指导和卫生监督检查。对涉及会议相关人员,我们也开展了防疫知识培训、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同时还配合国家执委办做好入境参会相关的准备工作。
第三,做好云南形象的展示。根据会议的安排,会议期间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和成果展览。这个展览主要是展示云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布展工作将于9月30日全面完成,同时对昆明市的面貌、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和重点接待酒店周边的环境也进行了提升。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基地,我们也进行了完善,届时供参会代表实地考察和交流。
第四,积极营造社会氛围,组织开展了传统与现代云南生态智慧等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采访宣传活动,加快推进云南主题宣传片、纪录片、主题曲以及MV等制作。我们还开展了全球短视频征集、国际网络视频演讲大赛等。开展了在昆外国人看昆明、全球海外主播打卡生态昆明和公益宣传等系列活动。目前,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我们将以完善的设施、整洁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和谐的氛围、周密的安排,迎接各方嘉宾,确保举办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和国内外各有关方面交上一份满意的云南答卷。
COP15在云南举办,与云南丰富的资源、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密不可分。近年来,我们云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一大批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保护和恢复,全省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较早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研究,建立了首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试点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也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与会代表一起分享经验,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进一步提升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为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届时也欢迎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到云南,来宣传报道COP15。接下来我和杨教授非常乐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
刘友宾:下面,请大家提问。
COP15大会将发布“昆明宣言:迈向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刚才提到COP15分两个阶段进行,请介绍一下两阶段具体的议程,预计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崔书红: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大会分两阶段召开,是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审时度势作出的决定,这将有利于国际社会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持势头,坚定决心,也是我们国家大国担当的一种表现。广泛参与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组织的基本原则,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出席会议的人员涵盖了以往出席大会的方方面面,会议组织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一行5人将现场出席,届时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并致辞,境外缔约方和地区代表及其他组织代表将线上出席COP15会议,部分缔约方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级官员、知名学者等将线上出席高级别会议,我们还将邀请部分驻华使领馆、驻华国际组织人员等现场参会,国内相关方面比如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COP15组委会成员单位、非政府组织、地方社区、工商业、教育、妇女、民族、青年以及媒体代表也将现场参会。本次会议将对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的单位授牌,到时候有来自全国获得命名的100多个单位和地区的代表也将出席授牌仪式,会议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会议提供服务,这就是大概的会议参与人员。
10月11日将举行开幕式,举行COP15开幕式,开幕式将播放大会的主题短片,还有一个简短的民族特色演出。接下来选举COP15主席,COP大会是两年一届,本次会议受疫情影响从COP14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两年,这一次会议将选举COP15主席。从此大会进入COP15的时间。这次大会根据议程的安排,要完成除“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外的各项议题的审议,大家非常关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放到明年上半年线下会议上来审议和作出决定。
高级别会议于10月12日到13日举行,包括了领导人峰会及部长级会议,应邀的缔约方的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领导人峰会,部长级高级别会议包括了全体会议和主题圆桌会,是部长级官员出席。高级别会议后我们还将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具体的时间是13日晚上,这一次高级别会议将发布“昆明宣言:迈向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要是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级别会议之后我们要在昆明举办生态文明论坛,时间是10月14日-15日,这个生态文明论坛也是这一次大会唯一一场现场举办的平行活动。生态文明论坛包括了开幕式,开幕式之后要分7个分论坛举行讨论,邀请国内外嘉宾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在15日要举行论坛的闭幕式。闭幕式之后要举行COP15闭幕式。
生态文明论坛要发布“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倡议。在生态文明论坛期间对第5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单位授牌。除了开幕式、高级别会议、生态文明论坛,这一次会议还准备了展览,展览分成线上和线下,线上展览包括了中国展和各省市地区展,通过线上展,充分展示我们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就,线下布展是云南特色展,现场唯一线下展区就是云南特色展。
我们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些生动、便捷、智慧的参观体验。视疫情的情况和其他情况的允许,第二阶段会议打算明年上半年在昆明线下举行,线下磋商主要围绕着COP15核心的议题,“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光明日报记者:科学研究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我们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保护至少30%的大自然,否则地球将面临灾难性后果。但是,各国在如何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态度和行动都存在差异。对此,作为COP15东道国,中国持有何种看法,将作出哪些努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崔书红:感谢您的提问。
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也是当前全球人类面临的三大突出环境问题。各国是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商未来。COP15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与经验,凝聚缔约方、国际组织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力,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型性变革带来契机。
国际社会对“框架”寄予厚望,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保护目标建议,如保护30%的大自然,调动至少2000亿美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如您提到的,各国在落实《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执行情况差异很大。各国国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也不同,差异显著。在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时,我们应当考虑客观因素影响,充分吸取和借鉴“爱知目标”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框架”目标应兼具雄心与务实,平衡体现《公约》确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的三大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执行与保障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在执行能力,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推进建设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尽快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的趋势。
作为COP15东道国和主席国,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我们将坚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引领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将继续保持和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定力,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艰巨的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还将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进程。2019年起,中国已经是《公约》信托基金的第一大出资国,多年来也一直是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捐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南南合作”,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领域双多边合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目标,尽量缩小在《公约》履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方面的差距。
我们期待在COP15上与各方相聚,共同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制一幅宏伟且可实现的蓝图,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中国积极促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进程
中国日报记者:去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一年以来,中方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多边合作进程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开展了哪些多边对话以推动COP15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崔书红: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国际社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去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75届联大生物多样性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发出了“春城之邀”。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和理念,提出了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中国方案,引领了世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潮流,展示了负责任环境大国的形象,为凝聚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挑战、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政治动力,引起了国际社会强烈反响。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中方为增强政治引领和伙伴关系认同,推动各方关注、支持和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加强双、多边对话与合作,支持生物多样性多边治理体系,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积极贡献,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迈上新的台阶。
当前,我们站在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下重要战略规划文件,作为COP15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将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规划。中方积极参与国际双多边磋商,借助中欧、中法、中非、中英、中日韩等既有沟通机制和途径,积极搭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话桥梁,加强关键议题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各方相向而行、求同化异、增进共识,积极促进“框架”制定进程,积极寻求建设性方案,积极践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
绿色、安全、智慧、节俭是COP15大会的亮点
中国新闻社记者:此次COP15大会,云南明确提出了绿色、安全、智慧、节俭的办会理念,我想请问一下云南省有哪些具体的落实举措?
王天喜:谢谢。应该说突出绿色、安全、智慧、节俭的大会理念是这次大会的根本要求,也是一个亮点性的工作。云南省坚持绿色、安全、智慧、节俭的大会宗旨,按照这个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大会方面。通过实施碳中和行动,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绿色交通、绿色住宿、绿色会场、绿色宣传等一系列减排行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整个会议的筹备、举办全过程。具体包括:大会会场将提供桶装饮用水、玻璃杯或陶瓷杯,并鼓励与会人员自带水杯,尽量减少塑料矿泉水瓶和一次性纸杯的使用;使用电子宣传册并公开下载方式,利用邮件方式向外宾传达相关信息,减少纸张的浪费;将选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等为嘉宾和与会代表提供交通服务;酒店房间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具,鼓励自带洗漱用具,酒店餐厅使用玻璃杯和陶瓷杯,不使用塑料杯和一次性纸杯,提供本地健康食材,提倡光盘行动。COP15大会还将开展碳中和行动,将通过新建碳汇林等方式来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
第二,智慧办会方面。建设智慧安防、智慧应急、智慧公交等项目,建立远程+现场应急保障指挥调度体系,搭建保障全面、服务周到、亮点凸显的智慧办会体系。将会场通信线路拓展为两条10G通信线路,积极开展线上会议控制系统、网上直播、网络安全指挥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1.2万个5G基站建设,实现了对大会场馆、接待酒店、重点景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全覆盖,昆明市COP15关键区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
第三,安全办会方面。通过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服务安保,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打造昆明智慧安保格局,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防跨境犯罪和疫情输入风险,集中开展重点地区破案大会战、平安护航大会战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网络安全保卫和科技智慧安保,全力保障来宾、住地、会场、线路等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四,节俭办会方面。落实“简约不简单、简朴不简陋、盛大不铺张、热情不过度”的要求,举办一届热情、节俭、适度、低碳的大会。
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分布区域扩大
南方都市报记者:动物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一直是威胁动物的原因,近年来云南省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方面有什么探索和成效?
王天喜:大家都知道,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云南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度居全国之首,但整体呈现物种种类多、种群规模小、分布狭窄、特化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措施,着力加大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力度。
(一)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全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优化森林、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3省共建133平方公里联合保护区,保障了亚洲象跨境种群交流安全。
(二)探索建立保护地外重要栖息地管护新模式。“十三五”以来,重点加强元江中上游绿孔雀重要栖息地的抢救性保护,已建立多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将已发现的绿孔雀种群分布点全部纳入保护管理范围,通过发动周边社区群众共管共护、开展日常巡护、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狩猎、采集等人为干扰强度大幅度降低。监测显示,该区域内绿孔雀育雏活动正常,部分区域种群分布范围扩展明显,野外种群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此外,全省各地还建立了印度野牛、菲氏叶猴、滇金丝猴等多个物种、多种管理模式的保护小区或者公益保护地,有效扩展了旗舰物种的栖息地受保护范围,为促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试点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针对亚洲象、绿孔雀栖息地森林郁闭度过高,适宜性下降的情况,组织开展特定保护对象的栖息地生境恢复工作,实施了补植喜食植物,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工程,提升栖息地质量。截至目前,已修复栖息地面积600余公顷。
(四)发起建立首个野生动物全境保护网络。2019年,云南省林草局联合26个机构建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开创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联合保护野生动物新模式。通过筹集逾900万元社会资金,实施了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全方位保护,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了经验。
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分布区域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赤麻鸭、灰雁、绿翅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并不断观测到鸟类新记录、新分布。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加到近3000只,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猕猴、野猪、原鸡等种群数量增长迅速,保护成效显著。谢谢。
中国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2020 年 9 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显示,2010年定下的20 个爱知目标中,没有1 个目标完全实现。请问中国在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上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如何?有哪些成果和不足?
崔书红:感谢你的提问。
刚才提到的“爱知目标”是过去十年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爱知目标”制定以来,在全球实施的总体成效不佳。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认真落实“爱知目标”,确定各项任务和责任。截至目前,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有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落实“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您提到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我们发现共提到中国14次,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包括成立以国务院副总理为主任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担当、公众参与”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模式。我们一体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们国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一次制度创新。我们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方面突出环境问题。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多样性价值主流化,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重点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任务,落实责任追究,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机制,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谢谢!
云南高黎贡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物种资源的基因库
北京青年报记者:云南省的高黎贡山被称为世界物种的基因库,这个区域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有什么,云南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什么工作?
杨宇明:非常高兴,感谢这位记者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我从专业和科学层面来回答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地位非常凸显,其原因是云南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它连接着从青藏高原最寒冷的世界第三极一直到中南半岛。在中部又连接着我们的东亚季风气候带,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别复杂,从最寒冷到最热带,同时中部包括亚热带。
高黎贡山在云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当中又发挥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它北起藏东南一直南下超过1000千米到了印度洋安达曼海,把整个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连接起来了,而且是纵向从最北到最南,这是在地理位置上和它的走向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特征。
南北连通,连接着东喜马拉雅和中南半岛的印缅热带区域,在生物地理的效应上沿着河谷是一个廊道。中南半岛的热带物种可以随着怒江流域到安达曼海,中南半岛的物种从孟加拉湾直接到高纬度的河谷,甚至到云南最北的贡山、独龙江和藏东南地区,很多热带、南洋热带成分在高纬度的低海拔河谷都可以找到。
同时青藏东南沿高寒的物种,像小熊猫、羚牛可以沿着高山环境一直南下到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因此在地球的两道生物界的划分,到了高黎贡山这个地方以锯齿状通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地理效应。
第二,它的北高南低的巨大的倾斜地的形成水平地带和纬度替代性叠加,使得在云南境内五个多纬度、600多千米,可以包括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至高山寒带的多个气候带类型。跨越南北境内,相当于包含北半球气候带,相当于从三亚到黑龙江漠河。
比如说在高黎贡山最南端的西坡铜壁关有着云南省纬度和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这代表着东南半岛热带生物物种的区系成分。
到了中段是亚热带的长叶阔叶林,到了北带高山地带甚至出现了西伯利亚或北极圈落叶松林,这个生物地理效应在全球也是少见的。
第三,大气环流。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分水岭,孟加拉暖湿气流可以沿着两道江河一直到我们横断山腹地,使得这个区域多样化气候条件、水热条件非常优异,生物物种就非常丰富和多样化。
在这个区域已经记录发现的维管束植物达到了5728种,超过西双版纳,其原因就是因高黎贡山涵盖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各种生物气候类型,整个高差超过5000米,形成了北半球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代表类型。
高黎贡山地质历史是云南省最古老的,是最早成陆的山脉。在印度板块撞击欧亚板块之后,推挤和产生褶皱,形成了纵向岭谷区,高黎贡山是地质板块断裂带的缝合线。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高黎贡山既古老又年轻,古老就是在古生代就已经形成云南最早的陆地,年轻就是在新生代以前巨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高黎贡山推举到5000米以上的海拔,既是古老物种的庇护所,又是新物种的分化中心,高黎贡山物种不仅丰富,而且保留了许多古老物种和大量的新特有种,是著名的新特有种分布中心。
比如说有植物进化程度较高的单子叶植物的竹类、兰花和双子叶的杜鹃,高黎贡山也就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同时也被列为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重点区域,成为我国乃至北半球生态系统最齐全、物种最丰富、特有种比例最高、珍稀物种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还有很多现在人工种植的栽培植物野生型种类,现在这些物种大量的遗传多样性,也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物种资源的基因库,高黎贡山应该说是我国的遗传种质资源宝库。
目前对于高黎贡山的保护可以说从1986年建立了国家级保护区以来,从科学考察到规划一直到整合调整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把原来的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和云南省省级怒江保护区调整合并为一个国家级保护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调整连接起来,现在可能是全世界南北跨度最长的保护区之一。同时由于高黎贡山的西坡连接着缅甸东北部,同缅甸建立了很好的联动保护机制、跨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包括在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其中旗舰物种包括白眉长臂猿、羚牛、戴帽叶猴、小熊猫等都受到了有效的保护,种群数量在不断增长。最近几年发现了怒江金丝猴,还有天行长臂猿也在这个区域被发现,珍稀鸟类数量也在稳定增长,这些都是保护高黎贡山所取得的成效。
高黎贡山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和老百姓跟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朝夕相处,建立了友好的和谐共生共存共进的和谐关系,这里有我们国家最早成立的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发动当地的社区主动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当中。高黎贡山是认知生物多样性的窗口,生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
谢谢!
COP15和COP26从组织协调到议程设置上具有密切联系
人民画报记者: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议题之间有何联系,我们注意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昆明此次的COP15大会是否有针对两者相互促进的相关议题?谢谢。
崔书红:感谢你的提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迄今为止,人类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的支持保障。但高强度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也导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了物种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降低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损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气候变化威胁到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如IPBES报告所指出,地球自然环境正处在史无前例的恶化之中,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挑战。
《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属“里约三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6计划于2021年10月和11月先后在中国和英国举办,从组织协调到议程设置上具有密切联系。COP15和COP26筹备工作团队建立协调工作机制,COP26设计了5个国际合作领域,其中之一即为“自然”,与COP15密切相关。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相关议程中充分考虑了与COP26的协同推进。比如在高级别会议中共设置四个圆桌会议,其中一个主题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协同治理。在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专门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论坛,围绕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动员全球各方面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COP15会议期间,各国还将分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比如,我国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思路,将全国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区域保护起来,提升生态系统固碳功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保障。目前,中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了全国近40%的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功能,约32%的防风固沙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固碳量约占全国的近45%。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恢复力,依靠自然的力量,构筑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绿色屏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推动形成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现在国际社会都把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作为一个典范,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点赞。谢谢。
云南旗舰物种和极小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新京报记者:2005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倡议保护极小种群物种。请问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抢救保护工作,目前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恢复的现状如何?有何经验?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杨宇明:谢谢新京报记者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步最早,做工作相对做得比较多。在保护的实践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以说云南物种非常丰富,特有种的比例非常高,有1/3的物种仅分布在云南,是云南特有的或者说在国内仅限在云南的植物和动物占到近1/3,同时濒危物种数量也比较大,列为保护的物种在全国来说,云南占到了2/3,这都是我们保护对象重要的特色和亮点。
有一个弱点。我们刚才所谈到的,我们所有物种种类很多、类型很丰富多样,但是每一个种的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甚至少到个位数。比如说我们滇东南狭域分布的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华盖木,最少的时候野外只有六株,已不能够维持一个物种正常的基因交流和繁衍,要维持正常的基因交流和种群的繁衍至少应该在万株以上,如果低于三千株以上就属于极濒危了,因为没有基因交流很快会衰退的。
云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抓了重点,首先是在丰富多样当中抓重点,首先是抓旗舰物种,这个起步比较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建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旗舰物种以亚洲象、热带雨林望天树等为主要保护对象和保护管理目标。同时亚热带地区的黑冠长臂猿,北部滇西北高寒地带的滇金丝猴,还有中部亚热带区域的绿孔雀等,这些旗舰物种是生态系统里面重要的发挥着旗舰作用的领先物种,又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倍受全社会的关注,保护好它们也就保护了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因此旗舰物种的保护可以说云南省是起步最早的,全省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达到了362个,分为11种类型,包括最高级别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和省州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地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大范围、大规模多样化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基础上,代表性的旗舰物种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近三十年这些旗舰物种数量翻了一番,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的保护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极少种群和旗舰物种最大的不同在于,旗舰物种受到关注度高,而极少种群个体数量非常少,种群规模小,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有的只在一小片河谷,有的在山头,有的出现在东坡不见西坡,范围小到可能不到一平方公里,这种情况使得极小种群的知名度远远不够,因此社会关注度不高,甚至在保护研究领域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有的极小物种既没有处在保护地范围内,也没有列入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很容易被忽略掉。
云南省针对这一部分极小种群2005年率先提出了关于极小种群的概念,得到了当时国家林业局的支持,2010年正式在云南省启动了极少种群的保护行动计划,出台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的保护规划纲要》《极小种群的保护行动计划》。同时列出了20个要抢救性保护的极小种群,同时根据极小种群分布区域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保护生物学前期研究基础,把20个极小种群分别交由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大学来实施全方位保护。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首先保护被子植物最原始的华盖木和最少的时候只有十几株的云南蓝果树,还有在滇东南一种非常重要的孑遗植物——蒜头果;昆明植物所保护了更多的一些种类,如漾濞槭、弥勒苣苔等物种,它们在当时被发现时数量只在两位数。西南林业大学做保护巧家五针松等,这也是西南林业大学发现的。把20多个物种分给不同研究机构进行抢救性保护,从保护生物学基础研究到保护实践,首先攻克人工快速繁殖的技术难关。
比如说华盖木,这是一个极小种群,更新非常困难,我们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和快繁技术的攻关突破,突破了繁殖技术瓶颈,使其在短期内快速地扩大种群数量。也包括滇东南蒜头果,由于含有能够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的神经酸,因此一段时间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我们抢救性开展了人工快速繁殖,现在已经成功扩大种植,作为石漠化治理优秀树种,种植2.5万多亩,整个种群数量到了将近200万株,在不到十年之内这一濒危物种解除了濒危状态,利用它在石漠化治理中非常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既修复了生态,又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同时抢救性地保护了这个物种,调动起当地老百姓保护的积极性,创造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类似这样的经验在云南还是比较多的,有的目前有极高的保护地位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在利用上我们也还在不断地探索,像云南蓝果树,希望能够从中提取能够抗击人类疾病癌症的功效成分,使得我们每一个保护对象不仅有重要的保护地位、科学研究价值,还能够为人类的未来福祉提供服务。因此在极小种群方面我们从科学层面进行抢救性保护,从技术层面开展人工快速繁殖技术攻关,同时探索今后通过利用给人类带来福音,将这些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
这方面云南应该说在全国是率先的,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个极小种群现在增长超过旗舰物种,翻了几十番甚至几十万番。2020年对极小种群名录做了扩大和更新,把很多分布很偏远的、不为人知的极小种群列入极小种群保护管理目标,现在已经列了101种,包括像竹类当中的贡山竹,它的衍化繁殖是非常特殊的,还有很多兰科植物,是我们今后花卉重要的种质资源。这些物种很多过去不为人知,很多不在保护地内,也没有被列为保护对象,是我们现在应该特别关注的物种。通过保护行动,也让人们了解地球上每一个物种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今天没有用的东西可能明天就是无价之宝,我们对每一个极小种群都应该给予加倍的关注,因为它们知名度很低,但是处在濒危状态。现在进入到第二轮极小种群的保护工作,突出拯救保护的重点,全方位开展对极小种群的保护,首先是突破它的人工繁育,繁育以后把这些物种不是放在我们的苗圃里面,而是让其回归到自然,让它成为自然界的一员,而不是我们人工栽培的人工林。
我们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开展了蒜头果保护,这是一个半寄生的物种,将它种到了我们的常绿叶林下,造林以后跟其他的树种和灌草混交,这样就能够在五年到十年内形成近自然的天然森林群落或近自然的森林。我们应该进一步唤起人们对极小种群的关注和保护。
促进退化的栖息地向近自然的栖息地恢复和修复,无论是对旗舰物种还是极小种群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一方面云南省也总结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根据不同的物种所分布的地理环境进行近自然的恢复,按照符合保护对象生存和繁育的栖息环境要求进行恢复,完善生态系统,使栖息地适宜性不断地得到提升,成为今后我们保护这些旗舰物种的重要生态条件和生存繁衍的环境,这比我们迁地保护和采取其他保护方式更加有效,能够回归自然,让极小种群回到自然的空间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谢谢各位。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研究表明,世界物种的灭绝速度在提速。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同时,很多人不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是整个生态有什么意义?
崔书红:感谢您的提问。生物多样性在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大熊猫、麋鹿、丝绸、茶叶、香料等,还有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15头云南大象都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与人类福祉关系极其密切,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衣物、生产生活原料。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世界上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
其次,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清洁的水和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痛苦,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
第三,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已经充分了解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量野生生物我们还不了解其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离人类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密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众参与十分重要。关于公众如何参与,我想举几个例子和大家分享。比如,公众可以通过科普活动获取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南京的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设计和多样的科普活动,成为游客到南京新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南京新的城市名片。人们通过这种活动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理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大家知道上海一些社区出现了一种动物叫“貉”,当地居民刚开始对这种动物不了解,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有关团队共同发起“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这种动物的观察和科普宣传,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它们的习性,减轻了对这一动物的恐惧,实现与貉的和平相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结合COP15大会的召开,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和科普活动,为有意愿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的公众提供更广泛的平台。无论是亲身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还是与家人、朋友分享生物多样性小知识,都是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凝聚的都是力量。
感谢各位!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国有色集团董事长奚正平:督察整改这道必答题,我们要全面地答
来源:生态环境部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